治理多民族大一統國家,清朝有哪些靈活多樣的高端操作?|“大一統”的巔峰與西方的挑戰之①(上)
發布時間:2023-11-08 11:23:41 作者:包頭熱力
中華文明從夏商周開始,漸漸形成天下體系,王朝更替之上,有天下普遍秩序。清朝開疆辟土,撤長城之防,形成道統與政統合一、兼容華夷、江山空前統一的大一統格局。康乾盛世之期,清廷翦除三藩,改土歸流,尊藏傳佛教以治蒙藏,戡定西北,收復臺灣,統合農耕與游牧社會,有效整合廣袤疆域內的所有族群、文化和地域。有清一代,天下體系最終演變成廣土眾民的統一多民族國家。鴉片戰爭之后,西方殖民主義者持續侵入中國,天下體系受到根本性沖擊,清朝統治秩序遭遇全面危機,喪權失土,邊患內亂紛起,社會反抗頻仍。但恰恰在此過程中,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空前深化。面對外侮,“中國人”逐漸成為“天下子民”共享共有的身份歸屬。本專題從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四個層面,用四篇文章梳理清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“大一統”的歷史巔峰。
一、撤長城之防
有清一代,中華文明傳統形式的政治“大一統”達到歷史巔峰。清朝兼承元明兩季之王朝統緒,“繼前統,受新命”“所承之統,堯舜以來中外一家之統也”。此大一統,不只是傳統“天下觀”中那個只有中心而沒有邊界、禮儀之邦與蠻夷之地存在文化分野的“天下”,還是“華夷五方”共享外圍政治邊界,內部實現政治實體化,格局全新的“天下”。
清朝崛起于長城之外。1621年,努爾哈赤遷都沈陽,改稱盛京,將西起山海關、東迄鴨綠江邊的遼東邊墻改稱“盛京邊墻”,并在其基礎上,建立起另一套完備的長城防御體系,即后世所稱遼東柳條邊中的“老邊”。
▲1820年清疆域圖。(圖片來源:譚其驤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)
長城不僅是一個軍事防御工程,更是一個社會邊界的象征。長城內外,農耕社會與游牧社會相互交流,也相互戒備。1636年,努爾哈赤去世10年之后,皇太極改國號“大金”為“大清”,改年號“天聰”為“崇德”,改族稱“女真”為“滿洲”,爭天下之志已不在柳邊之內,甚至已不在長城之外。1644年,皇太極去世僅半年后,多爾袞率八旗軍越長城而入,大清王朝一統江山的時刻終于到來。彼時長城之用,如清史專家戴逸所見,“皇太極稱帝前后,數次入關侵擾,掠奪大批人畜財物,卻不敢立足于內地,除了清軍所到之處人民群眾紛紛起來反抗外,其重要原因是明軍仍然控制著山海關以及關卡錦州等地,所以清軍不敢在內地多停留。”甲申春,李自成攻破北京城,明朝滅亡。旋即,多爾袞受吳三桂“乞師”,入山海關,一舉擊潰李自成軍,長城破防。入主長城之內,清廷以“禮”服人。多爾袞出兵,理在“用是率仁義之師”,甫一進京,即“為崇禎帝發喪三日,具帝禮葬之。”順治帝沿用明故宮,諭“今中外一家,君猶父也,民猶子也,父子一體,豈可違異”,完全遵照皇太極對古圣王之成法“仿而行之”的成命,無絲毫夷蠻之氣。清帝不僅派專人護衛明皇陵,康熙、乾隆皆親自拜謁明孝陵,行三拜九叩大禮。清初“天下一家”最重要之象征,是康熙撤長城之防。1691年,康熙諭諸臣:“昔秦興土石之工,修筑長城。我朝施恩于喀爾喀,使之防備朔方,較長城更為堅固”。康熙認為“本朝不設邊防,賴有蒙古部落為之屏藩耳。若有變動,或在中國,蒙古斷無此慮。”“不修長城”之舉,卻充分展現出清代融通華夷的進取氣象,一掃宋明以來動輒強辨華夷的防御心態。
▲萬歷十年(1582年)明朝形勢圖。(圖片來源:譚其驤《中國歷史地圖集》)
▲康熙展邊后柳條邊示意圖。(圖片來源:明清史研究微信公眾號)
長城因險而御,帝都因德而強。康熙帝論帝都,“王畿乃四方之本,居重馭輕,當以形勢為要。則伊古以來建都之地,無如今之燕京矣。然在德不在險,則又鞏金甌之要道也。”其后,“在德不在險”之論亦為乾隆、嘉慶、道光等清帝反復提及。
有清一代,長城的定位由“恃險”過渡為“恃德”,進攻/防御、農耕/游牧二分意義上的“長城”退場,轉而以消解族群差異與社會隔閡的立場棄長城而不用,“大一統”價值觀念重塑長城內外的社會空間,漸漸消損的長城由此成為大清天下“中外一體、內外一家”的具象呈現。
二、統一疆域的最終形成清代“大一統”是有著較為明確地理界限的實際統治疆域。譚其驤將“歷史上中國”的范圍規定為18世紀50年代到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以前這個時期的中國版圖。根據嘉慶《大清一統志》,到1820年,清朝統治疆域包括稱為“本部”的十八省,稱為“藩部”的內外蒙古、青海蒙古、唐努烏梁海、西藏、新疆等廣大地區,北至恰克圖,南至海南島,西至蔥嶺巴爾喀什湖,東至黑龍江庫頁島。這個“歷史上中國”的范圍,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疆域基礎。清代“大一統”格局的形成是一個從局部一統到全國統一的漸進過程,其中包含了多樣化的政治策略和政治實踐,逐次將東北、蒙古、中原、西域、青藏高原、臺灣等地一一納入大清王朝的疆域版圖之中。
▲《大清一統志》書影。(圖片來源:中華古籍資源庫)
統一中原、南方及西南地區。清問鼎中原亦非一日之功。清軍自入關至南明永歷帝在昆明受縊,歷時18年,相繼攻滅李自成大順政權、南明弘光政權、張獻忠大西政權、南明隆武政權及永歷政權。這些統一戰爭,有力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。統一東北。清軍入關之前,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的經營,東北女真、索倫、蒙古各部均降附,外興安嶺以南、貝加爾湖以東的廣大地區,完全歸清所有。統一蒙古諸部。“蒙古以瀚海為界畫,其部落之大類有四:曰漠南蒙古,曰漠北蒙古,曰漠西厄魯特蒙古,曰青海蒙古。清初,漠南蒙古臣服最先。至康熙初年,而漠北喀爾喀三次內欵。及親征準格爾,而青海蒙古諸部來庭。惟漠西厄魯特部,至乾隆年間始征定焉”。明末,繼漠南蒙古并入清朝版圖后,1638年漠北蒙古與清商定“九白之貢”。康熙三十年(1691年),康熙帝在多倫與土謝圖汗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、札薩克圖汗、車臣汗會盟,漠北蒙古正式納入大清版圖。終清二百余年,喀爾喀蒙古內部穩定,成為拱衛大清北部邊疆的長城。漠西厄魯特蒙古,分為準噶爾、和碩特、杜爾伯特、土爾扈特四部。康熙初年,準噶爾部噶爾丹崛起,勾結沙俄,進攻喀爾喀三部。康熙帝三次親征,歷八年擊敗噶爾丹。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清廷乘準噶爾部內亂,進軍伊犁,俘獲其首領達瓦齊。不久,和碩特部拉藏汗之孫阿睦爾撒納舉兵叛亂,攻陷伊犁。翌年清廷擊敗叛軍,阿氏逃入俄境。次年春,叛亂平息。
▲乾隆御筆“京縣郊南親勞軍”碑文拓片(正面)。(陳燁 供圖)
清入關前后,漠西和碩特部顧始汗結束青海各部割據局面,與清政府建立隸屬關系。雍正六年(1728年),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作亂青海,挑起戰端。清廷歷經數月平定叛亂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新疆回部(南疆)葉爾羌首領布拉尼敦、霍集占兄弟舉兵叛亂。清軍歷時兩年平定叛亂,就地處死霍集占兄弟。1762年,設“總統伊犁等處將軍”,轄境東到哈密和巴里坤、西到蔥嶺和楚河、塔拉斯河流域,北到巴爾喀什湖和額爾齊斯河中上游,南到昆侖山。自康熙二十九年(1690年)用兵西北,歷時七十余年,清廷徹底蕩除天山南北的分裂勢力,完全統一西北蒙回諸部。統一西藏。清初,西藏即與清政府建立隸屬關系。噶爾丹兵敗而亡后,其侄策妄阿拉布坦一度控制漠西,并于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占領西藏,燒殺劫掠。清廷發起“驅準保藏”之戰,于康熙五十九年(1720年)兵分三路,挫敗準部勢力,平復西藏。此后清廷強化了對西藏地區的管轄,“除逆撫順,綏眾興教”,利用藏傳佛教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,確保北部和西部廣袤邊疆的社會穩定,鞏固清朝在蒙藏地區的統治權威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夏,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萬樹園筵宴班禪及其隨行喇嘛、蒙古王公、貝勒、額駙、臺吉、杜爾伯特親王,土爾扈特及回部貴族、喀什噶爾伯克、金川木坪土司等44人,這場盛宴成為清朝整合邊疆政治成果的一次總體呈現。
▲廈門鼓浪嶼鄭成功雕塑。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統一臺灣。清初,鄭成功軍隊驅逐荷蘭殖民勢力,臺灣回歸祖國懷抱,但鄭氏奉明朝為正朔。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,清廷收復臺灣,設府置縣,隸福建省。從世界史視角出發,大清王朝興起之際,正是大航海時代到來,殖民主義開始擴張;歐洲“三十年戰爭”慘烈收場,《威斯特伐利亞和約》簽訂,國家主權觀念正式出現之時。此時,中國的邊疆已被殖民勢力覬覦。沙俄對北方領土虎視眈眈,西班牙、荷蘭殖民者接踵而至臺灣,廓爾喀兩度侵入西藏。從鄭成功收復臺灣,到福康安率軍將廓爾喀軍逐出西藏,各族人民從此開啟共同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。一種新的凝聚力,將各族人民團結起來。這種力量,后世將稱之為“中華民族凝聚力”。